净水器怎么选购,真的需要用净水器吗?
因为我一直对家电行业保持着关注,所以经常有人向我询问关于净水器购买的问题。我也向一些业内人士进行了咨询,做了一些研究。然而,我总觉得中国净水行业的情况相当复杂,让我难以开口说每一分钱都能得到相应的货品价值。有一天,我偶然发现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惊喜地发现原来所有关于净水器的问题在这里面都能找到答案!有了这个标准,我们完全没必要再去问别人,自己就能完全掌握自家饮用水的质量。
先说说这个标准的背景。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是从保护人群身体健康和保证人类生活质量出发,对饮用水中与人群健康的各种因素(物理、化学和生物),以法律形式作的量值规定,以及为实现量值所作的有关行为规范的规定,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以一定形式发布的法定卫生标准。
这个标准在网上公开可查,真正读懂了它,我们每个人都无需求助门派各异的专家,也不用再交智商税,完全可以靠自己选择合适的净水器。
1.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主要指导日常饮用,不要与暂时性饮品混淆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旨在保证人群终身饮用安全,并以此为原则确定水质指标限值。所谓“终身”是以人均寿命70岁为基数,以每天每人摄入2升水计算。所谓“安全”是指终身饮用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日常饮用水和暂时性饮品需要区别对待。如果在外旅游口渴了,选择瓶装纯净水或其他包装饮品偶尔喝喝,无疑是方便可行的;一些商务场所选择纯净水用于会议、待客,也是体面周到的。但这些水都和我们的生活饮用水关系不大。生活饮用水是在家随时都能喝的解渴的水,泡在保温杯的枸杞茶水,泡奶粉的水,喝茶的水,服药的水……
选择暂时性饮品方便洁净口感好是第一原则,但如作为家日常庭用,长期喝的水,安全健康才是第一原则。所以不要混淆了暂时性饮品喝日常饮用水的区隔,超市商品水代替不了日常饮用水,日常饮用水也不能完全取代暂时性饮品。二者比较的维度不一样。
2.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面向成人指定,孕婴、老年人等群体可适当特殊化
我国2006年修订了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BG5749-2006)。修订的依据是参照世界卫生组织的“饮用水水质准则”,参考了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的标准,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而制定的。“准则”规定:以60公斤体重的人,生存70年,每天喝符合准则的水,将终身安全。
对于孕妇、婴幼儿、青少年、老人等特殊群体,原则上生活饮用水可以特殊化一点,比如说说水质要求,矿物质微量元素含量宜高于“60公斤体重“的普通成年人。体现在日常饮水上,可以适当考虑婴儿水、老人水等特殊产品。
3.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大的原则是去害留益
全世界生活应用水卫生标准的指导原则几乎是“去害留益”。留益比较难量化,一般是指保留天然水中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去害:我国的实际情况是饮用水水源遭受污染,自来水水质尚不尽人意,有来自地球本身的污染物,如汞、镉、铅等,也有一些天然有机物(如动植物新旧代谢产物:腐殖质、藻类、藻毒素等),这些天然有机物与消毒剂氯反应后,会产生消毒副产物,是一类污染。湖泊、水库等水源地由于水中存在营养物质(氮与磷),在阳光照射下,会产生硅藻、绿藻、蓝藻,分泌毒素,对人体产生威胁。还有人工合成的有机物,如农药、杀虫剂、灭草剂、塑料添加剂等。采用消毒、烧开、净化等方式,可以有效抑制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留益:在饮用水中保留水源水中原有的对人体有益的微量营养素是必要的,这些必需的营养素在地表中会少一些,地下水中会多一些。在饮用水净化中应去除污染,但还应尽量保留营养物质。采用合适的净化方式对饮用水进行净化,可以保留水中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无论是采用家用净水器,还是采购替代性瓶装水桶装水,一旦作为家庭日常饮用水,都必须遵循去害与留益并重的原则。
从上表可见,自来水达标,就是安全的。泉水、矿泉水经一般处理,都能保留原有的微量元素。矿泉水则在某个或某几个元素比天然泉水更丰富。纯净水经反渗透膜处理,有机、无机污染都去除,应该是绝对安全的,但不能保留原有微量元素,有缺陷。
值得关注的是最后一项:纳滤水。纳滤技术比一般处理、超滤处理更精密,比反渗透精度低,可以去除有机污染70%~80%,但通过增加选择性去除TDS适宜的纳滤膜,既去除了有机污染又保留一些必需的微量元素,最接近安全健康的好水标准。
但到底该如何解决“更高精度去害”和“最大程度留益”这个鱼与熊掌的问题?“纳滤+”确实是个新兴的方向。目前在市场上能够做到量产的只有方太净水机,其做法是“纳滤+膜色谱”。在纳滤的基础上,利用膜色谱技术中重金属原子具有“电子空轨道”容易被负电荷吸引的特性,使过滤膜只对重金属具有吸附作用,而对矿物质没有影响。——就像“磁铁”只能吸附金属铁,而对其他元素没有影响一样。权威检测报告显示其对重金属的过滤精度已经达到了行业最高标准的反渗透级别,同时还能保留人体有益矿物质。
4.理论达标和现实达标有差距
需要注意的是,《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提供的是理论依据、法律依据。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注意结合实际来看待。许多指标的理论达标和现实达标有差距是有差距的。
比如说,按照标准,商家生产的纯净水、苏打水、矿泉水理论上应是安全无菌的。但这种瓶装水桶装水打开盖子之后,如果没有及时喝完,则卫生指标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放置24小时以后的矿泉水每毫升水里的细菌菌落可达到一万多个,肉眼看上去还是很干净的矿泉水,其实已经不适合再饮用了。
又比如说,自来水理论上是安全达标的。但自来水厂出厂水质合格是否等于居民水龙头出水也合格呢?这里就有一个管网水与小区或高层建筑供水系统中贮水池与高位水箱、入户管的二次污染的问题。二次污染是管网水进入小区后,由于水压不够(一般城市水压管供水入六层楼),先放入贮水池,由配套的水泵增压供水至用户。高层建筑还应配备高位水箱。管网水放出后在贮水池或水箱中停留过长时间,水中余氯逸出,使水容易遭受微生物污染。小区管道与建筑物中配水管道(过去曾用镀锌钢管,易被腐蚀)形成铁锈,产生嗅、味,增加了浊度、色度,甚至有铅渗出。水池、水箱由于是开敞水体,也易受人、小动物和昆虫活动的污染。
再比如说净水器。无论是超滤反渗透,还是纳滤,净水器理论本质都是去除杂质和污染物的,能获得国家“水批”的产品各项出水指标也都会达标。但如果我们使用不善,或者产品不具备自清洗功能,机器自身还可能成为二次污染源。许多进口净水器产品在卫生安全抽样检查中存在砷超标、菌落总数超标以及有机物去除率不合格等问题;一些带储水桶的净水器使用一段时间后,感官指标、细菌指标都会超标。滤芯造成的二次污染更是普遍现象。
所以,我们选择净水器的时候要尽量缩短理论达标和现实达标的差距。尽量选择无桶设计、抑菌材料、带自清洗功能的中高端产品,还要养成自己动手动态监测水质的习惯。
5.选净水器 要把握净化原理和水质的关系
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60分是安全基准线。我们说自来水达标是安全的,并不是说自来水水质就能满足各类用户的需要了。用户对水质的认识加深了,也就对水质提出更高要求,自来水水质达标,也就是合格,是60分,是安全的,但由于国家、地方政府暂时尚不可能再提高水质,像用户所要求的那样,只能逐步、逐年提高。当用户经济条件许可,愿意喝污染再少一些的水,喝80分、90分的水,那就需要根据当地自来水水质,自己的生理健康状况,自己的经济条件,来选择既干净又保留有益离子的包装水,或选择适用的净水器。
那么,80分、90分的水是什么水?答案是安全又健康的活水,这就需要用到净水器。鉴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水质状况,净水器还是值得安装的。
选择净水器要把握净化原理和水质的对应关系。普通净化技术(反渗透、超滤、纳滤)都是依靠滤膜的孔径大小进行过滤,就像“筛子”一样,而重金属和矿物质的原子大小相近,利用孔径过滤无法将它们有效分离,要么全部滤除(反渗透),有么无法滤除(超滤)或滤不干净(纳滤);而比较领先的有膜色谱过滤技术,利用重金属原子具有“电子空轨道”容易被负电荷吸引的特性,只对重金属具有吸附作用,而对矿物质没有影响,就像“磁铁”只能吸附金属铁,而对其他元素没有影响一样。采用膜色谱技术的过滤膜丝内无数个负电荷,能对水中的重金属进行长效的吸附,权威检测报告显示其对重金属的过滤精度已经达到了行业最高标准的反渗透级别。
目前的净水机市场正处于新老产品的迭代过程,有专家预计,传统的依靠滤膜孔径大小进行过滤,将有害物质和有益矿物质一滤了之的净水技术未来将主要应用于特殊行业或特殊地区,届时,更多普通家庭就能饮到80、90分的健康好水了。
诺森柏格Nocenbeger:相较于一般的RO反渗透,诺森柏格自主研发的SPP单点反渗透技术,在水分子通过单点反渗透膜的过程中,水分子会被单点过滤层膜压差挤压,可以保证微米级的有害物质被过滤掉,同时单点过滤可以一定程度上提升水的口感,单点反渗透相比普通的RO反渗透所使用的的过滤材料也改进了更多,得益于诺森柏格PSW悬浮过滤技术,SPP反渗透的冲洗效率也更高,更节省水,使用寿命更长,并且可以长时间稳定的保证过滤效果。
除了搭载长效反渗透SPP滤芯外,也采用的大流量1200G技术,加上PSW悬浮过滤摒弃了传统的贴合设计过滤,采用新型的塑体材料,过滤膜多层间有一个悬浮层,过滤的有害物会被截停在悬浮层,不会像传统的贴合过滤膜一样有害物是吸附在过滤膜上,PSW技术冲洗残留率低至3%以下,透水效率提高30%,水效也会相应提升,冲洗效率提高也大大延长了过滤膜的使用寿命。